[砂島生態保護區]
![屏東縣/恆春鎮/[砂島生態保護區][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][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]](https://photo.travelking.com.tw/scenery/A01722F5-2B0C-4D94-86F7-B93819519DDD_e.jpg)
砂島生態保護區簡介
砂島生態保護區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屏鵝公路約39公里處,為台灣僅有的一處貝殼沙灘,早期因海灘砂子堆積有如小島一般故稱之;整個砂島生態保護區面積約3公頃、長290公尺、寬100公尺,為西北東南走向,為墾丁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小的生態保護區,是台灣相當珍貴的景觀資源。
砂島生態保護區的形成原因
砂島生態保護區由於海灣剛好在波浪能量減低之處,貝殼、珊瑚長期受到海潮沖擊所造成的細砂堆積在灣內,加上這裡剛好是一個90度夾角的袋狀海岸線,因此這些細沙、碎片和化石便佔了沙灘含量的98%,成為色澤亮麗、晶瑩剔透的貝殼砂灘。
砂島生態保護區-生態環境
砂島生態保護區除了著名的貝殼砂灘外,裙礁地形也相當值得注意,珊瑚礁的地形相當特別;在砂地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-馬鞍藤為主,另外還有根藤、濱豇豆、雙花蟛蜞菊,景觀相當迷人,而在灌木林以林投樹為主,白水木、草海桐、臭娘子、黃槿、土沉香、白水木等則伴生在林投樹上,更成相當特別的景色。
砂島-貝殼砂展示館
砂島貝殼砂展示館處位於砂島生態保護區旁,佔地約30坪,展示貝殼砂及生態區沙灘之美,介紹砂島位置簡介、貝殼砂灘形成原因、貝殼砂的環保主題等等,展示方法為顯微鏡、放大鏡及顯微電視系統觀賞區、燈箱展示、賞砂台、遠眺區和觀景平台,讓民眾了解砂島對於台灣的珍貴意義。
屏東縣恒春鎮鵝鑾里砂島路224號[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]
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簡介
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小禮堂內、墾丁大街的南端,是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墾丁分館,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的展示重點為地景、地質、植物;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於1998年12月17日開館,是墾丁觀光區內的一環。
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-展示大綱
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按主題展示區、特產區、多媒體展示室分別區劃活動空間,一樓部分為主題館,展示主題以恆春半島本土的自然資源,包括墾丁地區先民的生活,舉凡恆春地區的可可椰子、洋蔥、瓊麻、食用或製衣植物,以及染料植物、建築材料、傳統日常生活用品等等的產製過程介紹及樣品展示,另外還有鄉土文化及生活科技,展示設計除了大型模型為固定展示外,其餘展示單元皆以活動式設計,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會配合季節、生態時間或當地的資源靈活展示主題,讓民眾隨時充滿新鮮感。
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-貝殼化石
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展出了恆春半島特有地質與化石的介紹、陳列,以及各式蝴蝶的標本展示,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共有1000多種的化石,其中有800多件是來自已經關閉的蓬萊化石館,此外相當特別的是,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也收集了700多種將近1000顆的貝殼,因此是恆春最大規模的貝殼展示館,而海藻解說與介紹也是目前恆春半島最專業與完整的介紹,提供民眾對於貝殼、海藻最完備的相關知識。
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65號[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]
![屏東縣/恆春鎮/[砂島生態保護區][屏東縣自然史教育館][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]](https://photo.travelking.com.tw/scenery/E2A3CBC9-41FF-42C9-9DFE-CF251337F47A_e.jpg)
位於恆春鎮往貓鼻頭的路上,整個展示區主要是以瓊麻整個發展的歷史,西元 1902 年,有位日人技師田代安氏將瓊麻幼苗移植於恆春熱帶植物特殊育場,因試驗結果良好,也為恆春半島帶來許多的經濟效益,於民國 2 年(1912 年),台灣纖維株式會社在此地設置恆春麻場,即為現今的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。
園區內展示的包括有日據時期瓊麻廠房舍、 水池、拉麻台、還設有簡介室做介紹等等,以及現今之自動採纖機、辦公廳舍,輕便軌道,台車、曬麻場、瓊麻園、地磅等,並且陳列瓊麻實品。可讓遊客對瓊麻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是很值得遊客一遊的景點哦!
屏東縣恒春鎮草潭路4號